微晶电子衍射
微晶电子衍射(Micro-crystal electron diffraction, MicroED)是一种与单晶X-射线衍射原理上类似的晶体结构鉴定技术。其以具有高度相干性的电子束为辐照源(Radiation source),借助入射电子与晶体的强相互作用,让纳米尺寸(>100 nm)晶体即可用于获取强度足够的高分辨率(0.7-1.0 Å)三维衍射数据,从而解析传统单晶X-射线衍射难以获得的微晶晶体结构。同时,MicroED可以微晶混合物为测试对象,使其在多晶型或多组分混合物样品的结构鉴定中具有独特优势。借助电子衍射的多重散射效应,MicroED还非常适合用于快速确定手性小分子的绝对构型。
单晶X-射线衍射与MicroED基本原理对比
MicroED的主要优势
-
微晶粉末即可,无需单晶培养
-
媲美单晶X-射线衍射结构精度
-
样品量要求低(含微晶粉末<1 mg)
-
检测所需时间短(通常当天得到结构)
-
多晶型及多组分混合物结构鉴定
-
原子级分辨率(0.7-1.0 Å)
MicroED常见应用领域
-
药物小分子
-
生物大分子
-
多孔材料(COF, MOF, Zeolite)
-
金属及合金
MicroED基本测试流程
-
1 粉末/悬浮液样品
-
2 微晶检查(PLM/XRPD)及样品制备
-
3 冷冻电镜测试
-
4 图像模式下定位合适微晶
-
5 MicroED数据收集
-
6 小分子2D结构、晶型及绝对构型
MicroED基本测试流程
MicroED在药物小分子中的基本应用场景
-
小分子结构鉴定
-
手性小分子绝对构型鉴定
-
晶型鉴定
-
混合物及杂质结构鉴定
MicroED在药物小分子中的基本应用场景
经典案例
大分子量天然产物绝对构型鉴定


基于动力学精修方法,MicroED可用于快速确定手性小分子的绝对构型。佰翱得已使用动力学精修或内参法完成超过100个手性小分子的绝对构型鉴定,其中许多客户报告已递交CDE。
MicroED确证小分子2D结构
API晶型鉴定
原研药制剂中API晶型鉴定
不同批次样品晶型鉴定
在晶型鉴定过程中,两批不同条件下获得的粉末X-射线衍射图谱有时会存在细微差别。除了晶型不同可能导致区别,XRPD图谱还会受到样品结晶度、晶体缺陷、颗粒形貌导致的择优取向以及可能的杂相影响,导致有时难以确定两批样品是否为同一晶型。这种情况下,结合MicroED将大大降低晶型鉴定难度。MicroED可分别获取两批样品中主相或杂相的多种晶型信息,包括晶胞参数、空间群、晶胞中原子类型及坐标等。基于这些信息,我们可以对两批样品中不同相晶型进行直观对比,还可以基于各自的MicroED结构模拟XRPD图谱来进一步验证结果。
多组分混合物杂质鉴定
内参法确定手性小分子绝对构型
2023年FDA 批准的部分药物小分子


MicroED在非小分子材料中的应用

MicroED同样可应用于分子筛、金属有机框架(MOFs)、共价有机框架(COFs)等材料,佰翱得目前已使用MicroED为多个学术机构客户提供相应服务,帮助他们完成论文发表必要的晶体结构鉴定。
常见问题
MicroED测试要求(药物小分子)
分子量通常在100-2000之间;结晶粉末1-5 mg即可;样品结晶度可通过粉末X-射线衍射(XRPD)或偏光显微镜(PLM)确认。如果样品结晶度较差,我们可为客户提供重结晶服务。
MicroED测试周期
高结晶度样品通常当天完成衍射数据收集和初步结构解析,2天内完成绝对构型鉴定, 1周内寄送纸质检测报告;如样品结晶度不高,通常需要1-5天完成重结晶实验。